為什么你用的葉面肥沒效果?
棚室蔬菜病害多發,噴藥是必不可少的。很多菜農在噴藥時,往往配合葉面肥一起使用。葉面肥與農藥混配使用,不僅省工省力,還能增加植株營養,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株抗性,起到輔助防治病害的作用。然而,很多菜農因為農藥與葉面肥混配使用不當,引起藥害等問題,結果是事與愿違。那么,噴藥混配葉面肥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?
首先,要根據植株長勢和病害發生情況選擇合適的葉面肥種類。植株長勢較強或較弱時,應配合生長調節劑類共同使用。植株出現缺素癥狀或處于某種營養元素臨界期時,則應重點使用該類營養型葉面肥,如西紅柿出現臍腐病時應配合鈣肥、蕓豆花前應配合硼肥等。植株生長正常,為預防病害噴藥時,主要選擇全營養型葉面肥,可以快速補充葉片所需營養,促進植株生長。病害發生后噴藥時,則更適合使用氨基酸、核苷酸類葉面肥,可以直接補充葉片營養,提高植株抗性,輔助病害防治。
其次,要注意農藥和葉面肥的兌入順序。葉面肥,尤其是營養型葉面肥,很多是以離子形式存在的。而離子濃度過高容易引發農藥與其發生反應,出現沉淀等,影響藥效。因此,農藥和葉面肥搭配使用時,應該先將葉面肥加水稀釋,再將其它農藥按照可濕性粉劑、懸浮劑、水劑、乳油的順序依次兌入混勻,可減少沉淀等反應發生的可能,風險較小。農藥兌入前進行二次稀釋,可使風險進一步降低。葉面肥與農藥混配時,要隨配隨用,不可留存后再用。
另外需要注意的是,葉面肥不是與什么農藥都可以混用的。如銅制劑**好不要與無機營養型葉面肥混用,因為銅制劑是通過銅離子起作用的,無機營養型的葉面肥中含有的各種離子等會影響銅離子的析出速度,進而影響藥效。而氨基酸、核苷酸等葉面肥多呈弱酸性,不宜與堿性農藥等混用。
葉面肥的使用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響,要提高葉面肥的使用效果,就要了解葉面肥的影響因素。
1.葉片
葉片臘質與角質層厚度、葉片活性等,都可以影響葉面肥的吸收。角質層薄、葉片活性強的新葉,葉面肥的吸收效果好。尿素對表皮細胞角質層有軟化作用,可以加速其它營養物質的滲入,所以尿素成為葉面肥重要的組成成分。中性肥皂、有機硅助劑等,可以軟化角質層、提高肥料溶液的展著性,增加與葉片的接觸面積,提高吸收效率。葉齡一般與葉片活性相關,新葉較老葉易吸收養分。
2.植物本身的營養狀況
養分缺乏的植株吸收養分的能力強。植株生長正常,養分供應充足,噴施葉面肥后吸收得就少;反之則多。
3.環境條件
光照、濕度、溫度等對葉面肥的吸收影響很大。光照較弱,空氣濕度較大,有利于葉面肥的吸收。葉面肥濃度過高、水分蒸發過快,有時會灼傷葉片,造成肥害。一般陰天或下午4:00-5:00,溫度20-25攝氏度,葉面肥噴施效果較好。
4.噴施溶液性質
溶液濃度、pH值、溶液表面張力、營養元素移動性等也影響葉面肥的吸收。不同葉面肥適宜的濃度不同,要根據要求調節噴施溶液濃度。供給陽離子時,溶液調至微堿性;供給陰離子時,溶液調至微酸性,有利于營養元素的吸收。中南農科所專家認為,在噴施液中加入2%的中性洗衣粉,可減小溶液的表面張力,增大溶液與葉片的接觸面積,營養吸收快。葉片的吸收與養分在葉內的移動性呈正相關,葉片內營養移動速度快的營養元素,吸收速度也更快。
葉片內營養元素的移動速度一般為:氮>鉀>磷>硫>鋅>鐵>銅>錳>鉬>硼>鈣。
在噴施不易移動的元素時,必須增加噴施次數并注意噴施部位,如移動速度較慢的鐵、硼、鉬等噴在新葉上效果更好。
另外,溶液濕潤葉片的時間等也影響了葉面肥的吸收。一般葉片濕潤時間在30分鐘至1小時內,吸收的速度**快。
聯系我們
購肥電話:4008089515
購肥QQ:3138582462
購肥微信:15155967167
公司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
復合肥官網:www.informixhandbook.com
郵箱:229204951@qq.com
掃一掃關注紅四方復合肥官方微信,有驚喜!